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王邦佐先生的为人、为师与为学(3)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82年,复旦举办政治学讲习班,先生是主要组织者。从讲习班安排的主要课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对“补什么课”的思考。讲习班为学员开设了6门主

1982年,复旦举办政治学讲习班,先生是主要组织者。从讲习班安排的主要课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对“补什么课”的思考。讲习班为学员开设了6门主干课程,包括王邦佐与孙关宏老师的《政治学原理》、徐宗士老师等的《比较政治制度》、夏书章与周世逑老师的《行政管理》、朱维铮与李华兴老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李昌道老师等的《法学基础》、龚祥瑞老师等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另外,还开设了“美国政治制度”“政治家论”“西方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民国政治学”等系列讲座。当然,先生关于“补什么课”的思考,事先听取了很多前辈和同道的意见。据孙关宏老师回忆,为了考虑在讲习班上讲什么课、请谁来讲什么课、请谁来开什么讲座,王老师与孙老师跑了很多地方、见了不少人,皮鞋都跑坏了两双。当然成效也十分显著,当时国内的老一辈知名政治学者都很支持,几乎全部被请到讲习班授课。

我本人非常有幸,成为在政治学学科“补课”过程中最早“被补课”的学生之一。

一位学人的角色往往是多元的,为人、为师、为学,多元角色相互联系,或者说也融合在一起。王邦佐先生还有一个“为官”的角色,他做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但按照儒家传统,“为官”即“为师”,而且我也更情愿用“为人”“为师”来涵盖先生“为官”的一面。

北京大学王浦劬教授曾经这样评价:“王邦佐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是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创始人。1982年,为了响应邓小平关于政治学‘要赶紧补课'的号召,王老师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主动请缨,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政治学讲习班,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亮相、启蒙、播种作用'(著名学者夏书章先生评价),并由此直接推动了中国政治学学科的恢复,同时也奠定了上海政治学学科在全国的‘重镇'地位。”

(作者:桑玉成,系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早年,先生受邀为上海大学分校的一个社会学专业本科班讲授政治学原理课程。授课期间,有位同学听课非常认真,还经常向先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位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先生积极与学校人事处商量,让这位同学到复旦任职,边工作边深造。后来,这位同学还到美国攻读了博士学位,并成为知名的社会学教授,在政治社会学领域颇有建树。

早年,王老师的父亲在汉口当店员,母亲在家乡种地,共养育6个孩子。“小时候,我帮母亲干过农活,放过牛。”——当我第一次听说老师放过牛时,眼前便同时浮现出“汉阳放牛娃”与“上师大校长”的叠影。“王老师,我建议你以后写回忆录,书名就叫‘从放牛娃到大学校长'!”老师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我九岁时,父亲病故,从此家境每况愈下,两个弟弟因病无钱医治而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母亲求助在上海的姑妈和堂兄,本想让我去做童工,后因长得瘦小又不懂沪语而未能如愿,只好找了所小学继续读六年级。”老师深情地回忆道,“不久,上海获得解放,百姓获得新生。我依靠甲等人民助学金读完了初中。接着,堂兄联系好了一家工厂,让我去当工人。班主任竹老师知道此事后却认为‘辍学可惜',并表示,如果是经济原因,她个人可以做些资助。堂兄听后很是感动,便放弃了原来的安排。”由此,王老师获得了升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后来,每逢春节,不管风雨冰雪,我都会去竹老师家拜年,直至她老人家仙逝。”

2018年,王邦佐先生获上海市学术贡献奖。该奖项主要奖励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上海学人,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三到四位获奖者,这被认为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最高殊荣。当年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有一项议程是市委领导给学术贡献奖的获得者颁奖。那时,先生已经在华东医院住院一段时间了。会议组织者把邀请先生出席颁奖仪式的任务交给了我。为此我曾两次到先生的病榻前,跟他说,到时候我自己开车接送您,先生才勉强同意。先生一向信任我,还一直夸我开车的技术特别好。

我们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先生如果有什么研讨会、座谈会之类的,通常会把我们叫到他家里。说几号几号,我要去参加市里领导主持的一个座谈会,就什么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叫你们过来帮我一起想想,我去讲些什么。然后我们就七嘴八舌,一场“头脑风暴”。我相信,先生几天后的发言一定精彩。其实,先生的这个方法,既充实了他会议发言的内容,又启发了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让我们有了进入角色的机会,提高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网址: http://www.gjzzyjzz.cn/zonghexinwen/2022/0830/977.html



上一篇: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教授周志成逝世
下一篇:专访:中国举办服贸会助推全球服务贸易复苏发

国际政治研究投稿 | 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 国际政治研究版面费 | 国际政治研究论文发表 | 国际政治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际政治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